纯虚拟信用卡怎么申请
诸多华人的全部身家,在诈骗分子的精心算计下,瞬间化为乌有,澳洲网络诈骗也因此沦为全世界的笑柄。
先来看令人痛心的案例。悉尼大学23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徐某,满心期待在悉尼购置房产开启新生活,可当父亲将买房款汇给她后,这笔钱却被分多次转至国内某账户。
原来,徐某此前接到诈骗电话,诈骗团伙冒充中国警方,以她身份证开通账户转骗款为由,威胁她若不配合,澳大利亚签证将被吊销,还将其诱骗至泰国勒索700万泰铢(约140万元人民币) 。
还有悉尼的中国女留学生,切断与家人朋友联系,躲在陌生人公寓,其父母为让孩子安全回家,向 “绑架者” 支付近25万澳元。这竟是诈骗分子精心策划的 “虚拟绑架案”,从最初用虚假包裹骗取信任,到一步步实施勒索,令人防不胜防。
从澳洲通信和媒体管理局报告可知纯虚拟信用卡怎么申请,与购物积分和奖励相关的短信诈骗案件大幅增加,诈骗者冒充Coles超市、澳大利亚电信等大型商超及通讯商品牌,发送积分兑换链接,引导受害者进入虚假网站,进而窃取信息实施欺诈。
据澳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的诈骗监控平台Scamwatch数据,2024年初至今,澳大利亚已报告超9.5万起骗局,其中39380起与网络 “钓鱼” 诈骗有关,累计损失超 460 万澳元。
澳洲网络诈骗如此猖獗,主要有以下原因:一方面,澳洲多元文化汇聚,华人初来乍到,对陌生环境和语言文化存在适应过程,防范意识薄弱,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;
另一方面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利用心理学原理,如借助知名品牌获取信任,制造紧迫感引发人们害怕错过的心理,让人难以招架。
常见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:冒充使领馆,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 “有重要文件需领取” 或 “涉嫌刑事案件”,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费用;
假冒国内公检法机构,用伪造号码、视频通话甚至虚假 “逮捕令”,声称涉及洗钱等非法活动,威胁缴纳 “保证金” 或 “罚款”;编造虚假快递信息,称有来自中国的 “违法包裹”,引导与 “警方” 联系实施诈骗;
以 “高薪兼职” 为诱饵,要求支付 “押金” 或填写敏感信息;假冒银行或投资平台,以贷款、信用卡欠款或高额回报投资项目为名,诱骗转账。
希望在澳华人都能擦亮双眼,共同抵制网络诈骗,也期待澳洲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,让这片土地不再被网络诈骗的阴霾笼罩。